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描写自然 >  城市 > 内容页

宋词中对城市生活细腻感触的描写,让人感到国民所具有的平实风范

2020-05-21 10:05:50城市的文章访问手机版355

宋词中对城市生活细腻感触的描写,让人感到国民所具有的平实风范

在文人的眼中,当时的城市生活有许多美好的细节令他们无限怀念,从他们对一座桥、一艘画船、一湖水、一个聚会、一次灯会的描述中,我们也看到了当时城市浪漫、迤通、平实的都市格调。“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洞仙歌·林外),看到垂虹桥了吧,那座弯弯的拱桥,高高耸起的桥身像天上的彩虹飞架在清澈碧绿的水面上,它的倒影漂浮在水中,清晨薄雾朦胧,河两岸的人家掩映在橘林和烟雾中,在这静静的桥影、碧水、橘林中,清新的一天开始了。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南浦·春水·张炎),朝阳渐渐洒满西湖,湖水看上去碧波荡漾,柳枝在苏堤上飘摇,燕子在那里忙着筑巢,金色的鲤鱼在阳光下出没水面、激起一圈又一圈浪痕、圆圆的向岸边荡去,久久不能平息;落在水面上的花瓣也随之向岸边、向湖水深处流去,任凭东风也阻挡不了它们随水漂流……“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琵琶仙·姜夔)。词中“桃根桃叶”,本指叫桃根桃叶的姐妹的名字,这里指作者见到的美女。春游时节,吴兴壮观的春游场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这里早在唐代,都是“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户户住在烟水迷蒙中,家家有彩饰画船。在那些飞来划去的春游彩船中,作者忽然注意到迎面而来的船上的美女——如花似玉,她们舞着扇,唱着歌,眼神楚楚动人;船近了,再仔细看看,好像是作者曾经的恋人。但是,她们根本与他不相识,两艘船很快相向而过,随着美女的远去,作者心头涌上一股悲凉,热闹的春游离他远去,他感觉春光也渐渐远去,眼中只有一个孤独的小岛、几声杜鹃的鸣叫,“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熄”。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在城市那些名胜处的集会,也是一道不能忘怀的风景。“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临江仙·陈与义),作者20多年后写下这首“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词,不仅记录的是他自己的回忆,读到“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样的描写,我们都能想象到那是一次充满诗情画意的聚会,酒喝过,话谈过,大家还长久的聚集在午桥的月光下,看桥下流水静静远去,听悠扬婉转的笛声在杏花疏影里飞扬,直至天亮。这些刻在青春岁月的记忆,像那天午桥上的月光,也因为这首词永远闪亮。

“风销绛蜡,露泡红莲,灯市光相射”

元宵节的灯火、烛光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记忆,在火红的烛光的映射下,一盏盏莲花灯宛如沾上清露,成片的红烛在风中摇曳,逐渐销蚀,但很快又接上了一支支怒放的红烛。元宵夜的灯火是那样灿烂,纵有风露,也丝毫不减其光灼,“风销绛蜡,露泡红莲,灯市光相射”(解语花·上元·周邦彦)。在柳永《望海潮》一词中我们则直接看到了浓墨重彩画卷般繁荣、壮丽的杭州。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地理位置天生优越,“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西湖边上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清秀美丽,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陈列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珠宝,家家户户绫罗绸缎,讲气派,比奢华。

“触处青娥画,红粉朱楼”

在柳永的笔下,古代都城苏州得悠久历史传承之风流,更有自然之美和华丽的风韵,那里是“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苏州不仅美如仙境,而且比全国其他的地方都富饶,“万井千间富庶,雄压十三州”;城市经济繁荣、市民衣食饱暖的地方自然歌舞升平,“触处青娥画,红粉朱楼”,画船上的歌声飘荡在湖面,红粉青黛出入闹市高楼。除了描写城市风貌,宋词中对城市生活细腻感触的描写,也让我们感觉到大国国民所具有的平实风范。

宋词赏析

有学者评价宋词“没有爆发的热情,但具有在流转的人生中经常被保持着的平静的激情”,其实,与其这样说宋词,不如说在流转的人生中经常被保持着的平静的激情是宋代文人的性格,在宋词中多有反映。宋词中多有在对闹市胜景喧哗后的静景的描述,如在白天观赏万人龙舟比赛、傍晚在静静庭院月色中欣赏杨花飘飘欲坠的感受,在一首词中动静变化背后读者看到的是让记忆淡淡地流淌——无论欢乐、无论静处的生活任其在岁月中慢慢过去。

宋词赏析

这种亦动亦静的词读后使人感觉到宋人经受繁华热闹之余静观世事、从容恬淡的处事之道。身居闹市,繁华热闹亦可,闹中有静亦可,内在充实自觉,不为外物所动,这种收放自如、无激烈冲突的处事态度在宋词中多有体现,是宋代很多文人雅士所追求和向往的。至于像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大物”那一类词中所表现的超然、旷达,则早已被世人熟悉而喜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