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描写情感 >  心情 > 内容页

为什么古代叙事没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2020-05-19 08:32:24心情的文章访问手机版607

为什么古代叙事没有人物心理描写?

*翻看古代的历史和文学典籍,几乎没有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为什么?

*文学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日益复杂,也反过来加剧了社会的复杂性。

古代历史记载中的帝王在几个段落当中就南征北战数年、屠城杀敌无数,内心是如何想的却没有任何记录,而现代的小说随便打开一本,一个简单的思考就洋洋洒洒好几页的内心挣扎,难道古代的人都不好奇那些人物的心理感受吗?

古代人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能够做出的选择有限,其反应和行为完全可以预测,所以一般人没有必要也普遍较少推测别人的心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物所需遵循的条条框框逐渐被打破,需要理解他人“不合常理”行为动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心理描写自然应运而生。

中世纪时代的作者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多是通过谈话或是手势,或是外在的行为比如手舞足蹈或是撕拉头发,像“扬了扬眉毛”“嘴角泛起的微笑”这样的描写都很少,直白的情感描写都是非常短而且简单的,比如“他有些担心”,情感被视为是外在的可预测的行为,很少涉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到了16世纪之后则发生了显著变化,故事中的人物经常在场景中暂停下来,独自喃喃自语、自我内心挣扎或者揣测他人的想法,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文学的传播,人们能够独自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重读或者思考这些文字,从而强化了人们的心理感知能力,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而到了18世纪之后,文学不仅是描写人物心理,甚至是假设模拟人物的内心感受。

文学的发展是心理描写逐渐细致的过程,同时反过来也重塑了读者的思维。把读者从当前世界放到了故事中人物内心深处,去想起所想思其所思,这种从单纯事实陈述到心理描写的变化也影响着读者在当前社会中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从而使社会整体发展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

人类的进化不仅包括生理的进化也包含心理的进化,比如对他人感觉的感知能力。就像阅读和象棋,这种揣测他人感觉的能力也是逐渐习得的。研究表明,怀抱中的婴儿就已经能够感受到高兴或者难过这些基本的情感,但是像尴尬和自责这种与揣测他人感觉相关的心理感受平均要到7岁以后才能体会。

文学作品读的越多的人思维活动往往更活跃。充满心理描写词汇的语言给予了人更多的情感思维,经过观察,聋哑人使用的哑语也有同样的情况,在增加了表达情感的手势之后聋哑人的情感也变得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