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描写季节 >  五月 > 内容页

小说环境描写谈

2020-07-01 07:51:38五月的文章访问手机版118

小说环境描写谈

       鲁迅是环境描写的高手。他的短篇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边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短短两句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高尔基是描写风景的大师,他的小说《马尔华》中有一段话这样描写大海:

 海,在笑着。

 在热风的轻轻的吹动之下,它在抖动,一层细密的皱纹,耀眼地反映着太阳的光彩,盖住了它,而几千个银光灿烂的笑涡向着蔚蓝的天微笑。在海与天之间蔚蓝的空间,动荡着欢乐的波浪声……

       风温柔地抚摸着海的绸缎似的胸膛,太阳用自己的热烈的光线温暖着它,而海,在这些爱抚的温柔力量之下睡梦似的喘息着……

  几段文字把大海写得如此活泼多情。

  当然,所谓环境描写,决不止是以上自然环境的描写。完整地说,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场所,它包括时代环境、具体社会环境和人物生活的小环境等。

  以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为例。小说中祥子所处的环境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祥子正是在这个大动乱的社会中被抢走了车,被诈走了钱,这是时代环境。

  二是像刘四这样的封建把头、车厂主,以及欺压他、愚弄他、诱惑他的各种人物。在他周围,由这些人物组成一个强大无边的剥削网,把祥子紧紧罩在下面,被侮辱,被欺凌,受尽剥削和压迫,这是具体的社会环境。

  三是祥子和虎妞的婚姻纠葛和不幸,祥子和沾染剥削阶级坏习气的虎妞勉强结合,加重了祥子的灾难,这是祥子生活的小环境。

   这三重环境组合起来,就是产生祥子思想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土壤。

  小说中还有自然环境,比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这烈日和暴雨是祥子遭遇的自然环境,它对祥子性格命运也是有影响的。

  阅读小说,要能够分析一篇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环境,明白人物生活的大小环境,理解这些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这里重点说说自然环境描写的欣赏。

  要从环境描写中欣赏人物性格和情趣、精神和气质。

 环境作为小说要素之一,与情节一样,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所以环境表现性格,是小说欣赏环境时时不应忘记的一条法则。《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住的萧湘馆是“翠竹夹路”“苍苔满地”,那巧舌的鹦鹉,垂地的湘帘,一草一石都好像含有这个少女的柔情和悲哀,表现这个少女的高洁气质;探春房中摆着大案、大鼎、宝砚,挂着“烟雨图”,处处显出开阔爽朗,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爱好。

 下面是对蘅芜院的自然环境描写:

     ……进了蘅芜院,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上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就是命带金锁的薛宝钗的住所,显得高雅而朴素。

  要从环境描写中看出小说的主旨。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一切描写景物的语句实际上都是表现感情的语句,用白话说就是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情,就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小说的主旨。《三国演义》第48回有“宴长江曹操赋诗”的情节,其中就有环境描写。先写曹操的大船“于中央上建‘帅’字旗号,两傍皆列水寨,船上埋伏弓弩千张”,可见曹军之气势;接着写自然景色:

        天气晴明,平风静浪,……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

 这一片美丽夜色,衬托出了曹操的意气风发、饮酒作诗的豪兴。随后,曹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点出他征服江南的勃勃雄心。这样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曹操的精神气质,也体现了小说的主旨。

鲁迅小说《故乡》,开头这样写道: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小说悲凉的主调一下表现出来了。

 再看英国作家哈代的《还乡》中的一段环境描写:

        ……荒原一把黑暗吐出,天空就把黑暗倾下,两种动作都同样迅速。这样一来,大气里的暝昧和大地上的暝昧,就各走一半路程,凑到了一起,仿佛同枝连理,结成一气氤氲。

  这既是对黄昏暮色的描写,又是对社会人生的悲凉暗示。

  要欣赏环境描写对于小说氛围的表达。

  每一篇小说一般都有个大致的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大致的氛围,作家必须借助环境描写营造某种氛围,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感染读者。

  鲁迅《在酒楼上》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坐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这是一片凄凉、抑郁的氛围。

 再看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的一段环境描写:

       柔软的、亲热的、夜的寂寞笼罩在草原的上空。露水压倒了青草,微风把小水湾、腐烂的芦苇、沼池的泥土、被露水打湿的青草的混合气味送到哥萨克的宿营地来。偶尔听到几声拴马索的哗啦声、卧倒的马匹打响鼻和哼哼的声音。后来又是昏昏沉沉的寂静,又传来辽远辽远的、几乎是刚刚能听出的野雁的沙哑叫声和稍近一点地方的鸭子的回答声,一阵在黑暗里看不见的翅膀的猛烈震动声。夜。寂静。雾蒙蒙的草原的潮气。……在古老的普斯可夫的土地的上空,银河像一条宽宽的、闪闪发光的、令人难以忘记的大路似的横断过去。

 这是一种粗犷柔和、宁静和平的氛围。

        这里只从环境与人物,环境与主旨,环境与氛围三个方面来谈小说环境的欣赏。这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段环境描写中,既可分析人物性格,又可领悟小说主旨,也可感受小说氛围。实际上,环境描写欣赏不仅仅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切入,还有其他更多的角度,比如环境与人物性格的正衬和反衬,环境与情节,环境与细节,等等,应明白小说欣赏没有定法。